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96号提案的答复
刘丽华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治理金宝圩水污染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乡镇人居环境
水阳镇十分重视人居环境提升,积极谋划项目,持续加大投入,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水阳镇共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水阳集镇、雁翅社区、杨泗社区、裘公社区黑臭水体治理及恢城沟滨水漫道治理,建成新珠村高垾、新联村桃园、惠丰村张庄、丁湾村大字及坊桥村新楼中心村等污水设施及管网配套。常态化做好道路、村庄及周边清扫、废旧物品清捡、生活垃圾清运、脏污垃圾桶清洗,稳步推进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4年7月,市生态环境局帮助《水阳江(水阳镇段)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水生态修复项目》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490万元,将用于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集镇低污染水净化湿地建设工程、生态塘库湿地建设工程和滩涂地生态修复工程。
二、推行生态水产养殖
全面推进水产生态养殖工作,全镇现有生态养殖塘口1000多个,面积约37000亩。为了做好生态养殖工作,水阳镇结合地域实情,科学制定生态养殖技术方案,提出了“种草、育螺、稀放、配养”的生态养殖路径,举办技术培训会,让广大养殖户掌握生态养殖技术,引导他们开展科学、生态养殖。同时,及时开展养殖塘口水质检测,要求所有塘口水质均达到生态养殖二年以上标准,部分塘口水质达到生态养殖四年标准,控制养殖尾水排放。与养殖户签订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承诺书,压实养殖尾水治理责任。
三、规范畜禽绿色养殖
为规范畜禽养殖业,水阳镇制定了《水阳镇关于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暨畜牧业绿色发展领域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统筹规模化以上畜禽养殖场(户)畜牧业发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养殖环境治理,开展常态化监管。严禁禁养区养殖;规范规模养殖场(户)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严禁粪污直接排放;规范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做到防雨淋、防渗漏、防溢流,禁止粪污直接利用、露天晾晒;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病死畜禽。截止目前,水阳镇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设施装备配套率达 100%。
当前,在散养密集区建设养殖小区,实施集中养殖,在疫病防控、生物安全等方面很难保障,全国有很多失败案例,我市尚不具备条件和基础。
四、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
水阳镇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推进化肥施用定额制工作,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降低农民用肥成本,有力支撑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水阳镇建有县级病虫监测点 1个,及时发布病虫预警,开展病虫害精准防控、绿色防控。大力倡导农业固体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
2023年,水阳镇化肥使用量701.59吨,同比增长-0.201%;农药使用量5712公斤,同比增长-0.035%;地膜使用量2.196(吨),棚膜使用量15.84(吨),地膜回收量0.95(吨),棚膜回收量15.84(吨);秸秆综合利用量4599.1吨,利用率为96%。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膜、秸秆回收使用率。
五、清淤通渠畅通水网
近年来,水阳镇充分利用金宝圩南高北低的地势条件,实施河沟疏浚和水系连通工程,使圩内水系畅通,达到圩内三级以上沟渠循环流动的目标。投资9360万元建成凤联站,投入1800万元新建或拆除重建机耕桥30座、新建节制闸10座、清淤护岸约5万方,投入6900万元建设引水工程建设进水涵1处、灌排沟渠疏浚10余公里、新(重)建节制闸3座、跨沟渠机耕桥109座。通过排涝站和陡门,与外河水系连接,内外灌排自如,极大改善圩内水力条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网水质。
六、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结合金宝圩圩区环境特征,严格项目准入。加大对境内食品加工、豆腐制品、水产养殖、畜禽养殖、造船等企业的环境监管,重点督促辖区内涉水企业配套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维护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金宝圩圩区无化工企业。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单位在金宝圩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治理提效,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金宝圩一定会呈现“水更清、岸更绿、堤更固、景更美”的生态文明景象。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系人:刘立进 联系电话:3019356
宣城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15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