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1%以上
|
大气科
|
措施一:以市区各类施工工地为重点,强化扬尘、餐饮油烟等社会面源的排查管控。
措施二:夏季,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通过走航监测、涉气低效设施排查整治,移动源抽查、抽测等方式,开展臭氧污染治理专项攻坚。
措施三:秋冬季,以颗粒物治理为重点,强化各类污染源管控;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加强研判分析,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
空气指数:截至11月20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2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优良天数比率为90.2%,均排名全省第2。11月1日-20日,PM2.5平均浓度为2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6%,优良天数比率100%。
工作举措:
1.11月3日、14日,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暨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调度会、全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专题调度会议,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对宣州区道路扬尘和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现场督导。
2.11月11-13日,市局主要领导市赴宣州区、市经开区督导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带队赴市经开区安徽宣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大气督导帮扶工作。
3.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宣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宣贯培训暨桌面推演会。
4.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噪声、恶臭异味专项整治,定期调度开展情况、按月进行通报。1-10月份,全市共排查上报“家门口”环境问题1903个,问题整改完成率99.58%。
5.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尾气抽测,累计编码登记3602台、抽测尾气2868台;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大力推进老旧货车淘汰,每半月进行调度、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需提前淘汰车辆1146辆,已淘汰723辆,淘汰率63.1%。
6.持续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企业278家,发现问题151个,已完成问题整改132个。全市628家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企业已全部排查完毕,已推动79家企业原辅材料完成源头替代。
7.持续开展城区面源巡查管控,印发《宣城市城市面源管控清单》。11月以来累计检查点位475个,发现污染问题18个,累计开展各类走航监测22次,发现3处高值热点区域,均已交办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整改。
|
2
|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
水科
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措施一:1.落实断面水质日分析、周通报、月调度机制,不断推进国控断面水质精细化管控,持续做好国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的应急处置。2.开展国控断面水质指数提升行动,按月通报各国控断面水质指数变化情况,持续开展影响断面水质问题排查溯源,督促落实整治和管控措施。
措施二:指导协助做好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建、调整的技术审查材料的上报。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严格风险防控,提升规范化建设和应急保障水平。
措施三: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污水直排入河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做好入河排污口审核,动态建立排污口清单。
|
水质指数:1-10月,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3.8%,达标率100%,较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汪溪、水碧桥、宣芜交界等3个断面水质优于目标值一个类别。全市14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南漪湖湖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
工作举措:
1.11月14日,省厅相关领导督导调研殷桥、管家渡断面水质管控及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实施库项目实施进展。11月7日,市局分管领导赴宣州区、郎溪县现场督查南漪湖生态清淤试验工程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及余水处理设施安装进展,查看狸桥镇、飞鲤镇圈圩养殖整改情况,督导长溪河入湖口湿地项目进展和梅溧河水质管控工作落实情况。
2.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开展以生态环境治理名义对农田排水行为搞“一刀切”排查整治的通知》,汇总各地意见,起草《关于省委、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巢湖市“农田退水”问题有关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报告》报市委办。
3.向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书面通报1至9月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督导郎溪县按照《梅渚河殷桥断面水质攻坚方案》相关要求,锚定重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攻坚殷桥断面实现消Ⅳ达Ⅲ,督促广德市尽快印发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方案。
4.印发《关于征求撤销旌德县版书镇百乐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意见的函》至市直有关单位,汇总各单位意见,代市政府拟文同意撤销旌德县版书镇百乐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报送省政府审批。
|
3
|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
土壤科
|
措施一:持续推进《宣城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工作方案》中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
措施二:严格“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措施三: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及“回头看”。
措施四: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市级评估,督促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处置。
|
1.旌德县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项目获中央资金923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公开招标,待签订合同开工实施;指导泾县申报的源头治理项目已通过专家审查,已入中央土壤专项资金储备库,待下达资金后实施;各分局对全口径清单中的在产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完成排查,总体结果较好;联合市自规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反馈宣城市历史遗留固体废物调查结果的函》并现场反馈调查成果。
2.完成40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审查和5家优先监管单位核查并提交系统,对2023年度19家优先监管地块已完成系统填报;联合市自规局对全市污染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并将检查问题反馈至相关政府。
3.印发《关于对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的通知》;组织全市土壤污染管理人员及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参加2024年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培训;完成省级抽查的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整改现场核查工作。2024年度新增10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均已完成一轮隐患排查工作。
4.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工作,完成1816家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2027家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1298家企业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完成34家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
|
4
|
实施EOD项目5个
|
综合科
|
措施一: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项目调度,推动项目实施。
措施二: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结合项目实施单位需求,帮助对接联系相关金融机构,推动项目融资和实施。
措施三:持续指导谋划申报EOD项目,推动针对性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经济效益。
|
1.联合市发改委、市农发行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EOD项目调度。
2.上报《宣城市EOD项目金融支持情况表》,组织开展EOD项目评估工作。
3.召开全市EOD项目调度会暨排污权交易工作推进会,推动项目按计划尽快实施,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宣州区、郎溪县、绩溪县开展EOD项目实地调研,了解项目进展计划,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4.目前,绩溪和郎溪EOD项目已开工实施并获得银行授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