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目标任务
|
牵头责任部门
|
贯彻落实措施
|
工作开展情况
|
1
|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1%以上
|
大气科
|
措施一:以市区各类施工工地为重点,强化扬尘、餐饮油烟等社会面源的排查管控。
措施二:夏季,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通过走航监测、涉气低效设施排查整治,移动源抽查、抽测等方式,开展臭氧污染治理专项攻坚。
措施三:秋冬季,以颗粒物治理为重点,强化各类污染源管控;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加强研判分析,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
空气指数:截至10月17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28.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9.0%,均排名全省第2。10月1日-17日,PM2.5平均浓度为2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优良天数比率100%。
工作举措:
1.市政府组织召开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会议,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2.局主要领导带队对绩溪县大气工作开展督导;分管领导先后对宁国市、宣州区及经开区大气工作进行督导。
3.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噪声、恶臭异味专项整治,定期调度开展情况、按月进行通报。1-9月份,全市共排查上报“家门口”环境问题1740个,问题整改完成率99.37%。
4.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尾气抽测,累计编码登记3495台、抽测尾气2840台;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大力推进老旧货车淘汰,每半月进行调度、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需提前淘汰车辆1146辆,已淘汰556辆,淘汰率48.5%。
5.持续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企业257家,发现问题139个,已完成问题整改121个。持续开展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排查企业597家,占源头替代企业清单的95.06%。
6.提请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宣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重点任务分工》《宣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7.持续开展城区面源巡查管控。10月以来累计检查点位344个,发现污染问题21个,累计开展各类走航监测16次,发现6处高值热点区域,均已交办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整改。
|
2
|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
水科
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措施一:1.落实断面水质日分析、周通报、月调度机制,不断推进国控断面水质精细化管控,持续做好国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的应急处置。2.开展国控断面水质指数提升行动,按月通报各国控断面水质指数变化情况,持续开展影响断面水质问题排查溯源,督促落实整治和管控措施。
措施二:指导协助做好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建、调整的技术审查材料的上报。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严格风险防控,提升规范化建设和应急保障水平。
措施三: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污水直排入河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做好入河排污口审核,动态建立排污口清单。
|
水质指数:1-9月,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3.8%,达标率100%,较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柏山、汪溪、水碧桥、宣芜交界等4个断面水质优于目标值一个类别。全市14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南漪湖湖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
工作举措:
1.局主要领导带队赴郎溪县、宣州区、旌德县督导国控水环境断面管控和市级警示片披露问题,督导郎溪县印发殷桥断面攻坚方案,广德市尽快完成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方案编制。
2.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下一步工作计划的汇报》,对接市财政局、市交投南漪湖公司,《南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编制费用约90万元由市交投南漪湖公司承担,待资金到位,及时启动《南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编制前期招投标工作。
3.对9月份月度水质超标的管家渡、南漪湖西湖、旌泾交界断面向地方政府发出提示函。
4.向县市区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摸排污水直排入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照《宣城市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涉水问题进一步摸排污水直排入河问题并按期报送。
|
3
|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
土壤科
|
措施一:持续推进《宣城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工作方案》中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
措施二:严格“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措施三: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及“回头看”。
措施四: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市级评估,督促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处置。
|
1.旌德县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项目获中央资金923万元,目前旌德县已启动项目实施前期相关工作;指导泾县申报的源头治理项目已通过专家审查;督促各分局对全口径清单中的在产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开展排查;联合市自规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反馈宣城市历史遗留固体废物调查结果的函》并现场反馈调查成果。
2.完成36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审查和5家优先监管单位核查并提交系统;联合市自规局对全市污染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并将检查问题反馈至相关政府。
3.印发《关于对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的通知》;组织全市土壤污染管理人员及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参加2024年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培训;完成省级抽查的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整改现场核查工作。2024年度新增10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均已完成一轮隐患排查工作。
4.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工作,完成1816家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2027家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1281家企业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完成34家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举办202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线上培训班,市局和各分局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环评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线上完成培训签到390人次。完成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市级评估,对99家企业评估并通报问题。
|
4
|
实施EOD项目5个
|
综合科
|
措施一: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项目调度,推动项目实施。
措施二: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结合项目实施单位需求,帮助对接联系相关金融机构,推动项目融资和实施。
措施三:持续指导谋划申报EOD项目,推动针对性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经济效益。
|
1.联合市发改委、市农发行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EOD项目调度。
2.上报《宣城市EOD项目金融支持情况表》,组织开展EOD项目评估工作。
3.召开全市EOD项目调度会暨排污权交易工作推进会,推动项目按计划尽快实施,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宣州区、郎溪县、绩溪县开展EOD项目实地调研,了解项目进展计划,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4.目前,绩溪和郎溪EOD项目已开工实施并获得银行授信。
|
5
|
出台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
综合科
|
措施一:赴相关省市、高校开展考察调研,了解各地美丽城市建设已形成的有效模式和实践经验。
措施二:确定项目预算,请求资金支持,按照规定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编制完成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
措施三:结合实际情况,强化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成果运用。
|
1.先后赴杭州、湖州、南京等地学习调研,并邀请省环科院专家来宣交流座谈,拓展美丽宣城建设思路。
2.编制美丽宣城建设方案。完成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公开招标,完成美丽宣城建设基础资料收集和点位现场调研,收集1345份资料收集,现场调研点位32个,征集重大项目115个,实施方案已完成第三轮修改,10月16日,组织第三方赴省环科院开展外部专家咨询。
3.组织各地、各部门召开美丽宣城建设重点项目谋划工作座谈会,开展3个支撑项目的研判和筛选。10月15日,局分管领导主持召开美丽宣城项目座谈会,再次研究项目谋划方向和主题。
4.强化工作调度。组织召开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阶段性成果汇报会,向局主要领导汇报美丽宣城项目进展。每周召开工作碰头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5.强化工作对接。组织相关市直单位和编制单位召开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交流会,收集意见建议。9月27日,赴省厅参加美丽城市建设和美丽安徽建设示范县(市、区)座谈会。汇报我市美丽城市建设情况,积极申报国家美丽城市试点。
|
6
|
“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
|
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措施一:强化调度协调,高质高效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坚决抓好中央、省级交办问题整改,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措施二:严格落实“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对各县市区自查问题进行每月调度。持续开展市级警示片拍摄制作工作,推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措施三:开展一轮全市范围内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和“回头看”工作。
措施四: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
1.截至10月18日,2024年需完成整改验收问题660个,已完成整改533个,整改率81%,已验收492个,验收率75%,剩余问题正按照整改方案要求督促推进整改。10月8日,我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会,调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何淳宽主持会议。9月23日,何淳宽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0 次常务会议,听取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等工作情况汇报。9月22日,汪侃副市长一行赴宁国市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2.截至10月18日,全市排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49个,其中市暗访片披露问题51 个,县市区自查上报问题 398 个【宣州区59个、郎溪县49个、广德市73个、宁国市45个、泾县40个、绩溪县43个、旌德县55个、宣城经开区34个】。目前正在开展四季度市级暗访片拍摄。
3.开展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质量提升月”行动,市环委办从历年来中央、省级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市层面发现问题中梳理出411个重点问题,其中,中央层面问题33个【省环委办交办的中央层面“回头看”问题】,省级层面问题187个,市级发现问题191个,已全部纳入整改提升月行动,督促推进整改提升。9月6日,市环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市级层面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提示函》,对省、市级387个重点问题进行分类交办,要求各地、各部门9月底前完成交办问题全覆盖“回头看”核查,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4.10月8日,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反馈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督察组组长胡春武通报督察报告,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中作了表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主持会议。10月8日,在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会上,对《宣城市贯彻落实2024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意见,截至10月18日,6个相关县市区(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6个市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反馈意见,经研究,共对75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宣城市贯彻落实2024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送审稿)。10月18日,已向市司法局发函提请该方案合法性审查。
|
7
|
支持广德、泾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宣州、郎溪、宁国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
生态科
|
措施一:按照最新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指标》,支持指导广德市和泾县做好备案申请和指标资料搜集整编工作。按照《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管理规程》支持指导宣州区、郎溪县、宁国市做好备案申请和申报材料准备工作。
措施二:待生态环境部下发最新一批创建文件后,组织以上县市区申报国家级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措施三:督促指导入围县市区做好迎检工作。
|
已将广德市、泾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郎溪县、宁国市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申请和备案材料报至省生态环境厅。各相关县市正在准备后续指标资料等材料。
|
8
|
深化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
综合科
|
措施一:深度融入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主动学习先进地市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做法,探索开展先行先试。召开毗邻地区共保联治联席工作会议,完善联动协作机制,不断扩大合作成果。
措施二: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制度建设,牵头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开展拜访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
措施三:积极争取沪苏浙地区省级层面政策先行先试,不定期收集创新举措,并开展适用性评估。
|
1.梳理上半年沪苏浙“先行先试”线索20条,转化落实线索1条。7月印发《关于2024年度1-6月沪苏浙政策生态环保领域“先行先试”建议的通报》,进一步对“先行先试”线索开展调度。三季度,收集线索14条,正在组织内部研判。
2.局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湖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开展四轮省级毗邻地市拜访考察,就加强重点跨界断面水环境共保联治、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两山”理论实践经验等进行学习交流。
3.广德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唯一地区,参与开展长三角区域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5月,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市、浙江省企业完成长三角首批次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签约仪式。
4.6月4日,举办“同心共筑、携手联奏,共建美丽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系列活动,邀请南京市、杭州市等省际毗邻地市共同发布《长三角六市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宣言》,并就下一阶段长三角地区共保联治工作召开座谈会。10月,我市深度挖掘提炼我市小流域生态补偿案例,以《推进小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点亮绿色环境“无价”未来》为文,省厅将其推荐上报省长三角办。
5.7月11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汪侃带队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宣城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局正组织起草与长三角五城市签订共保联治框架协议初稿,下一步将征求各分局、各相关科室意见。
6.8月27-28日,与南京市、溧阳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开展南京都市圈宁宣溧跨界流域联合执法行动,就跨界国考断面水环境、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等进行联合检查交流。9月12日,会同泾县水利局、泾县桃花潭镇人民政府,与黄山市共同召开黄山区-泾县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首次联席会议。共同签订《黄山区 泾县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9月25日,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共同开展突发生态环境应急演练和联合执法。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太极洞风景区主持召开太极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跨省问题整改工作协调会,皖苏浙三省及相关市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参加会议,推动建立绿盾遥感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
|
9
|
加强水生态修复,深入实施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
|
水科
|
推动水阳江流域白马宕湿地建设工程实施。
|
1.争取中央水污染资金4620万元用于补助“水阳江流域白马宕湿地建设项目”,指导宣州区落实资金,目前相关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4620万元均已拨付至宣城高新区管委会,下游人工湿地的土建工程已进场施工,优化调整的设计方案计划下周召开专家审查会。
2.开展项目专项检查,指导汇总整理项目基础资料,完善可研、初设、招标、监理等相关材料归档整理,确保项目实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