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1%以上
|
大气科
|
措施一:以市区各类施工工地为重点,强化扬尘、餐饮油烟等社会面源的排查管控。
措施二:夏季,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通过走航监测、涉气低效设施排查整治,移动源抽查、抽测等方式,开展臭氧污染治理专项攻坚。
措施三:秋冬季,以颗粒物治理为重点,强化各类污染源管控;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加强研判分析,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
空气指数:截至9月18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29.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7.8%,均排名全省第2。9月1日-18日,PM2.5平均浓度为1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全省第6;优良天数比率100%。
工作举措:
1.8月22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召开市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三季度专题会议,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8月30日,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对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9月4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现场督导G50高速改扩建六标段工地扬尘管控问题,要求加大洒水频次,做好裸土覆盖,坚决杜绝带泥上路。
2.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噪声、恶臭异味专项整治,定期调度开展情况、按月进行通报。1-8月份,全市共排查上报“家门口”环境问题1495个,问题整改完成率99.06%。
3.持续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尾气抽测,累计检查车辆274辆,编码登记3253台、抽测尾气2558台;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大力推进老旧货车淘汰,每半月进行调度、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需提前淘汰车辆1146辆,已淘汰533辆,淘汰率46.5%。
4.持续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排查整治,全市累计排查发现问题134个,排查低V0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企业496家,占比78.98%;组织各地开展加油站、活性炭末端治理设施和化工企业储罐环节排查统计,7月以来共排查企业573家次,发现并完成整改61个。
5.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组织专家对宁国市、郎溪县、宣州区和广德市共开展4次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培训,对绩效先进申报材料准备、申报流程详细指导,目前已收集38家企业的申报绩效分级资料,并提请省厅组织评审。
6.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已完成《预案》意见征求,并报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
7.持续开展城区面源巡查管控,8月19日-9月18日累计检查点位915个,发现污染问题67个,累计开展各类走航监测55次,发现17处高值热点区域,均已交办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整改。
|
2
|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
水科
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措施一:1.落实断面水质日分析、周通报、月调度机制,不断推进国控断面水质精细化管控,持续做好国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的应急处置。2.开展国控断面水质指数提升行动,按月通报各国控断面水质指数变化情况,持续开展影响断面水质问题排查溯源,督促落实整治和管控措施。
措施二:指导协助做好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建、调整的技术审查材料的上报。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严格风险防控,提升规范化建设和应急保障水平。
措施三: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污水直排入河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做好入河排污口审核,动态建立排污口清单。
|
水质指数:1-8月,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优良率为93.8%,其中柏山、汪溪、水碧桥、宣芜交界等4个断面水质优于目标值一个类别。全市14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南漪湖湖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
工作举措:
1.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市经开区、宣州区、郎溪县现场督导调研城镇、工业园区集中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及重点涉水排污单位环境应急工作。督促郎溪县完成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方案编制及评审,广德市完成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方案编制。
2.向市政府报送《关于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下一步工作计划的汇报》,拟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3.拟定《宣城市水阳江、老郎川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征求意见稿),向相关县市区政府征求意见。
4.以市生态文明委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加强广德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水总磷浓度控制的督办函》至广德市人民政府。
|
3
|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
土壤科
|
措施一:持续推进《宣城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工作方案》中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
措施二:严格“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措施三: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及“回头看”。
措施四: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市级评估,督促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处置。
|
1.指导旌德县申报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项目获中央资金923万元,目前旌德县已启动项目实施前期相关工作;联合市自规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反馈宣城市历史遗留固体废物调查结果的函》并现场反馈调查成果。
2.完成25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审查和5家优先监管单位核查并提交系统;联合市自规局对全市污染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并将检查问题反馈至相关政府。
3.印发《关于对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的通知》;组织全市土壤污染管理人员及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参加2024年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培训;完成省级抽查的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整改现场核查工作。
4.印发《2024年度宣城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工作,完成1812家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1943家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921家企业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完成34家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举办202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线上培训班,市局和各分局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环评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线上完成培训签到390人次。完成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市级评估,对99家企业评估。
|
4
|
实施EOD项目5个
|
综合科
|
措施一: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项目调度,推动项目实施。
措施二: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结合项目实施单位需求,帮助对接联系相关金融机构,推动项目融资和实施。
措施三:持续指导谋划申报EOD项目,推动针对性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经济效益。
|
1.联合市发改委、市农发行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调度的函》,强化EOD项目调度。
2.上报《宣城市EOD项目金融支持情况表》,组织开展EOD项目评估工作。
3.召开全市EOD项目调度会暨排污权交易工作推进会,推动项目按计划尽快实施。
4.目前,绩溪和郎溪EOD项目已开工实施并获得银行授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