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卫健委>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4254/202405-0004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宣卫健函〔2024〕13号
发布日期: 2024-05-11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4254/202405-0004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宣卫健函〔2024〕13号
发布日期: 2024-05-11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5-11 15:23 来源: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吕彦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公共场所AED配置关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城市应急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设备(AED)配备和保障使用情况

1.设备配备情况。2021年1月起,我市分两批在中心城区开展“城区医疗应急救援点”建设,累计建成应急救援点33处,投放AED33台,投放密度达到了1万人/台的标准,投放场所涵盖了车站、公园、景区、商超、体育场馆、学校、办事机构等多个人员聚集场所,2023年,AED监控平台上宣州区33台、郎溪2台,广德1台,宁国6台,旌德2台,绩溪10台,共54台,实现了AED向县域延伸布局。为保证已投放AED完好可用,所有AED均纳入到“120”指挥调度平台集中管理,实现24小时监管,同时在宣城120公众号上绘制公布急救地图,在投放点设置醒目标识,帮助广大群众在调度员引导下及时取用AED设备,近期将在皖事通APP及小程序上线城区AED急救位置地图。为填补农村地区急救力量不足的短板,我市于2014年开始依托乡镇卫生院建设农村急救点,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6个农村急救点,涵盖了七个县市区,与急救分站一道共同组成了市县乡三级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有效缩短了农村地区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更好满足基层群众院前急救需求,打通农村急救“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院前急救服务。

2.保障使用情况。一是AED投放点所在单位签订日常维护协议。将非专业性维护任务交予各投放单位执行,在远程监管的同时,加强场所的实地巡视,投放点工作人员除保证设备外观完好外,还可以协助120及厂商技术人员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日常状态合格。二是加强急救知识培训。引导投放点所在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由市急救中心提供急救培训,帮助管理人员掌握使用方法。同时我委联合市红十字会自2021年起面向社会开展“万人学急救”公益培训,坚持推进“急救知识五进”行动,年累计培训人次达到1万人以上。在此基础上,市急救中心还设立“120开放日”,引导有意向的社会公众走进120、了解120。三是加强公益宣传。市急救中心自2021年起多次利用市级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电梯广告等渠道发布AED宣传片,尤其是电梯广告覆盖了市区18个住宅小区,信息发布终端达342处,有效提升了公众知悉度。四是丰富应急救援手段。市急救中心上线了“微急救”小程序和“互联急救”APP,实现“一键报警”、“求助信息区域分发”等功能,引导事发周边有能力的志愿者及时赶赴现场施救,帮助求救者更快得到救援,抢抓黄金救援期,挽救更多生命。五是持续加强制度设计。2021年6月,健康宣城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医疗应急救援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城区医疗应急救援点建设纳入“健康宣城”行动之中,此外,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将AED投放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督导各县市区在创卫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六是强化考核机制。农村急救点建设已经纳入到各县市区卫健委年度目标考核的任务当中,并赋予一定分值,督导各县市区卫健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稳步推进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完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AED投放、维护经费不足。我市首批AED(20台)投放完成后,即缺少财政资金保障,后不得不采取“积极引导经营性主体(单位)自行建设”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且难以做到统筹管理。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实事,第二批AED(13台)利用我委自有资金完成建设,但因缺少稳定财政资金支持,无论是后续的新建还是现有规模的维护均捉襟见肘,也不利于各县市区的复制推广。二是农村急救点建设步伐不一致。一些地方农村急救点的建设仍不均衡,且各县市区财政、人力等政策保障水平不一,导致农村急救点建设运转水平有较大差异,需要政府层面加以重视解决。三是短期内明确公众场所急救设备及药品配置标准有困难。不同场所可能需要的设备和药品不能完全统一,且标准的制定需要各个场所所属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经过实地摸排调研等方式才能初步确认,仅仅由卫健部门牵头召集恐难以保证效果。四是急救法律法规保障机制需要更多关注。《民法典》虽然对施救者豁免责任的情形有相关规定,但是救人后被讹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我委在继续呼吁的基础上,也需要其他各方的共同关注,推动我市院前医疗急救立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将按照省卫健委、省红十字会等部门《关于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倡导公益”工作机制,指导相关单位做好设备配置管理工作,加快提升全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配置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继续积极筹集资金,做好后续AED建设工作,督导各县市区尽快开展区域内AED投放,加强集中管理,对于区县新增AED全部纳入集中统一管理平台,做到“全市一张网”。积极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对接,探索将我市AED分布点位纳入长三角政务地图,让市民群众多一个渠道掌握我市AED分布点位。二是继续开展好急救知识公益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常态化完成“急救知识五进”目标任务,不断扩大急救开放领域和范围。三是继续加强急救公益宣传,利用多媒体平台广泛发布AED宣传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多种急救宣传材料,着力推广“微急救”和“互联急救”APP,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生命救援的行列中。四是修订农村急救点建设标准,结合前期调研的结果,综合各县市区农村急救点建设经验,修订完善建设标准,适时推动形成市级层面的固化制度安排。并完善考核督导机制。将农村急救点建设及后续运行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卫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对已建成农村急救点的日常管理情况纳入全市急救网络医院季度、年度考核当中。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熊栋林

联系电话:0563-3391122

附件:宣城城区医疗应急救援点(AED)设置情况统计表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1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目标办)

附件:

宣城城区医疗应急救援点AED)设置情况统计表

序号

详细位置

1

宣城站东广场-进站口(西)西站房雷锋服务台内

2

宣城站东广场-进站口(东)进口安检左边第一个广告灯柱

3

宣城客运总站候车大厅

4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北门体育场正大门(入口)

5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州区薰化路698号)学生宿舍楼5号楼一楼医务室旁

6

安徽省宣城中学(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体育馆门口

7

宣城市委党校(宣州区昭亭中路58号)办公楼一楼

8

宣城市老年大学(宣州区鳌峰新村)综合办公楼一楼

9

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园(宣城市宣州区)法制文化广场西门物业管理用房

10

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园(宣城市宣州区)诗词文化广场南门科普馆管理室

11

宣城市梅溪公园西门监控室内

12

宣城市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售票处

13

敬亭山街道社区卫生中心门诊病房内

14

宣城市植物园综合管理项目部一楼大厅

15

宣城市中央公园(宣州区瞿山路)物业管理用房内

16

宣城市九曲公园(宣州区水阳江大道)物业管理用房内

17

万达广场(宣州区水阳江大道与景德路交汇处)一楼服务台

18

国购广场(宣州区叠嶂西路68号)一楼大厅内

19

大润发超市(梅溪路与昭亭南路交汇处东南角)一楼服务台

20

宣城市人民医院(宣州区环城北路15号)门诊大楼一楼

21

宣城市规划馆(宣州区)东门一楼洗手间对面

22

宣城市体育馆(宣州区)篮球主馆东E6区通道内

23

宣城市科技园(宣州区秋实路)科技园医务室日间观察室内

24

宣城市人大办公楼一楼大厅内

25

宣城市政府大院办公楼一楼大厅内

26

中共宣城市委办一楼大厅内

27

中共宣城市委信访局 一楼大厅右侧墙面

28

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自助服务区

29

宣城市金色阳光大厦(宣州区梅园路48号)一楼大厅

30

宣城市房四宝大厦(宣州区水阳江大道与景德路交叉口)一楼电梯厅

31

宣城市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宣州区文昌路7号)办公楼大厅

32

宣城宾馆(状元南路88号)一楼服务台

33

宣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宣州区梅园路52号) 一楼大厅导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