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权力事项
|
廉政风险点数量
|
表现形式
|
等级
|
防控措施
|
责任人
|
1
|
行政许可
|
4
|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委托审查)。未按照标准审核,故意拖延时间;私自设置门槛为难企业,不严格审查;不按程序审核,以权谋私,违规进行审批。
|
低
|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许可规定,坚持公平公正;
2.实行双人初审、复审,杜绝一人包办;
3.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
|
一科、行政审批科
|
2.非煤矿山企业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审查把关不严,受外界干扰,碍于人情,把关不严,不按程序进行审批,以权谋私;违规选择性聘请专家,提出有倾向性意见干扰专家审查,从中谋取私利;审批意见不实事求是,带有倾向性。
|
低
|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
2.完善审查制度,依靠专家评审把关,科学决策。
3.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
4.实行双人双岗制,杜绝一人包办。
|
一科
|
3.行政审批(危化品生产许可委托审查、危化品使用许可、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新改扩项目安全审查、非药品易制毒备案等)。压件不办或违规审批,利用审查之机以权谋私;不依法依规审查、设置不合理条件,损害企业利益,谋取私利;选择性聘请专家,为他人谋利;档案管理混乱,随意损毁或丢弃卷宗资料;作风不实,缺乏服务意识,随意拒绝企业申请,破坏营商环境。
|
中
|
1.杜绝一人包办,实行双人审查、专家现场评审、市县共同参与的审查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许可规定,坚持公平公正、互相监督,不开小会、开现场会,听取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意见,现场出审查意见,依照审查意见做出审批决定;
2.明确责任分工,指定专人负责许可卷宗管理,积极对接窗口,季度清理归档;
3.多邀请年轻专家参加审查,注重挖掘培养本地新一代专家力量,注意轮换聘用专家组专家,视情邀请外地专家,防范产生利益结合;
4.增强为企服务意识,做好政策答疑解惑,指导申请人依法办理,持续优化审批服务;
5.加强各类规范学习,提高审查业务能力。
|
危化科、行政审批科
|
1
|
行政许可
|
4
|
4.行政许可受理以及确认。对符合条件的不予以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未一次性告知,未一次性说明所需补正材料;没有严格落实审批服务AB岗制度,单独一人受理;作风散漫,服务态度冷漠,脸难看,事难办,或脸好看,事难办。
|
低
|
1.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加教育培养;
2.严格落实AB岗即一人初审一人复审制度;
3.局领导到窗口指导工作时或利用其他时机向市数管局、市政务大厅及相关业务科室了解窗口工作人员工作及服从管理等情况;
4.一次性告知有关事项。
|
行政审批科
|
2
|
行政处罚
|
3
|
1.行政执法。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存在选择性执法;无法定依据、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对执法检查中已经发现的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未依法予以处罚或者未依法采取封存、扣压等处理措施的;不按规定程序取证,故意改正或遗留重要数据;检查提出不合理要求和建议,存在以权谋私行为;复查验收不严,或受他人之托,放宽验收条件,从中谋取私利;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行为明显不当或者行政执法结果明显不公正的。
|
中
|
1.加强法律法规、党规党纪学习,认真参加应急部网络学院培训,强化工作责任心,提高执法能力;
2.定期组织科室内部警示教育活动,工作中经常性相互监督提醒;
3.执法检查,都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跟踪记录;
4.行政处罚案件及时报法制审核,重大事项按规定提请局领导集体研究,合理裁量处罚幅度。
|
各执法科室、支队
|
2.行政处罚。收受企业好处或者有人说情,不按规定进行移交;未按规定立案和处罚,经受不住人情、利益考验,执法失之以宽,存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风险;取证材料作假,为他人规避责任,从中谋取私利;心存私心,提供不正确信息,误导领导决策。
|
中
|
1.案件调查应由两人执法人员进行;
2.建立查处案件台账,定期检查;
3.严格按照法规程序监督;
4.实行回避制度,认真遵守案件调查有关规定,对重大案件集体讨论;
5.多途径公开行政处罚结果,接受监督。对案件卷宗存档,定期评查,发现并纠正问题;建立问责制。
|
支队
|
3.法制审核。在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过程中,违反办案纪律,泄漏案件办理情况,未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严格审核。
|
低
|
加强警示教育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按照法制审核要求开展工作,提高防范廉政风险意识。
|
政策法规科
|
3
|
事故调查
|
1
|
事故调查处理:调查取证故意采用伪证、虚假信息,或选择性搜集证据,坚持公平不够,从中谋取私利;起草报告:不按规定起草调查报告,有意规避有关法律法规,扩大或者缩小问题,从中谋取私利;修改报告:未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提出带有倾向性意见,从中谋取私利。
|
中
|
1.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政府232号令)等;
2.按规定公开,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
3.在审核报告时,书面征求调查组成员意见;
4.作为牵头单位时,调查报告经局长办公会审议;
5.加强廉政教育,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严格追究责任。
|
综合科、政策法规科等
|
4
|
资金(物资)
管理
|
6
|
1.费用报销管理。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不按规定受理,拖延办理;不按规定审核,以不符合规定为由提出不正当要求。擅自隐瞒材料中漏报、错报等违规问题。不按规定把关,对报销材料中漏报、错报等违规问题,暗示承办人提出不按规定审核的意见;不按规定把关,隐匿回避报销材料等重大问题,违规进行支付。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不按规定复核、支付。
|
中
|
1.审批、支付职位分设,杜绝由一人办理资金支付业务事项;
2.严格执行机关经费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费用报销程序,把好票据审核关,对报销材料不全等重大问题需向主任请示后,提出处理意见,确保报销凭证的真实有效。
|
办公室、
各相关科室
|
2.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上存在因个人意愿进行分配;不按程序研究、或发表倾向性意见,从而谋取私利等风险。
|
高
|
1.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相关规定,按照办事程序和流程,及时会议研究,报局领导审定;
2.规范专项治理资金验收工作,委托县区局验收的,要抽查核查。
|
办公室、
各相关科室
|
3.防汛抗旱资金物资管理。分配使用不合理,给个别县区照顾,资金物资使用监督不力,存在以权谋私等行为。
|
高
|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掌握基本情况,增强针对性;
3.实行双岗制,杜绝一人包办;
4.重要事项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集体决定。
|
防汛科
|
4
|
资金(物资)
管理
|
6
|
4.救灾物资管理(调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分配。承办人提出分配方案不符合灾情实际或具有个人倾向;科室负责人未认真仔细审核,或提出有个人倾向的修改意见;科室会议流于形式,未能仔细把关,未能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
|
高
|
1.严格执行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
2.根据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所需物资种类;
3.根据实际情况按需分配,严格执行救灾物资管理使用有关规定,科室人员互相监督提醒;
4.严格执行防控体系,及时纠正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从源头上杜绝发生违纪现象的可能性;
5.严格按照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规定,落实各项政策;定期对科室负责人进行提醒,要求规范工作行为,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
救灾和物资保障科
|
5.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存在私自安排接待、违规超标准安排接待的风险。存在定点维修、虚开发票,从中谋取私利的风险。
|
中
|
1.加强接待前置审批管理,规范程序。严格执行“三单合一”、“定点接待”等相关规定,加强开支控制和监督,规范报销程序,开支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负责人审核;
2.严格执行公务车维修管理的规定,加强机关公务车辆的运行和维修管理,建立一车一档,按时对公务车的行驶里程、油耗和维修费用进行汇总公布;
3.加强对公车维修、保养费用票据的审核,杜绝票据不规范现象。
|
办公室
|
6.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未按规定收取工会会费;为特定单位、关系人谋取私利;会员待遇落实不及时、不到位、超范围。
|
中
|
认真落实《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加强工会会费收支管理,重要活动和大项经费支出集体会议研究决定。
|
工会
|
5
|
人事工作
|
2
|
1.干部任用。未按照规定提出任用建议,未按程序组织投票、民主推荐、测评;隐瞒民主推荐测评情况或者泄露推荐、测评情况;考察不全面,隐瞒考察的真实情况;未按规定提出拟任人选,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不认真查证,未如实向局党委汇报。
|
中
|
1.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
2.重大事项经过会议研究;
3.科学有序确定参加民主测评和考察谈话的任用名单;
4.及时将考察材料形成文书档案妥善保存;
5.严格执行组织工作保密纪律;
6.重大事项及时向局党委报告。
|
办公室
|
2.公务员录用遴选、事业单位招聘。对拟录用人员考察不符合规定的条件、内容,隐瞒实情;不能公正提出录用意见;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不认真查证,不如实向局党委汇报;对需要资格审查的,资格审查不严,放宽条件。
|
中
|
1.加强对考核任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
2.严格执行人事工作纪律,做到公平公正;
3.严格采用公示程序,对公示期内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实。
|
办公室
|
6
|
物资采购
|
1
|
政府采购。对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的物品,未经批准(备案),擅自采购。其他采购方式,未提交局党委会议或局长办公会研究;项目合同签订审核不严谨、把关不严,导致出现先上车后买票等问题;资金使用不按规定程序执行,采购过程不透明,招标采购流于形式,从中谋取私利。
|
高
|
1.落实采购内部流转职责。严格执行和遵守政府集中采购相关规定和集中竞价制度,严格报销程序和审批手续。加强监督检查,重要事项须经专题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研究;
2.加强项目管理知识学习,严格执行招投标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报告,提交局长办公会或局党委会研究;
3.学习《民法典》第三编合同,加强与合作方会谈,会同政法科加强合同条款审核,加强事后项目合同管理;
4.严格遵守招标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严格审批和报销程序并实行双岗制,杜绝一人包办。
|
各科室
|
7
|
行政确认
|
2
|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审查。未按规定对标准化申请单位材料严格审查,放任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审核阶段;未严格监督现场评审单位,导致评审单位另外收取企业现场专家评审费用以及违规收取专家评审费用等风险;未坚持审查制度、标准,干扰专家审查或提出有倾向性的意见,审查走过场,以专家意见代替部门意见,损害企业利益。
|
中
|
1.强化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企业三级标准化的相关评分标准;建立申请资料双人审核制度,申请资料经科室承办人员和负责人把关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
2.严格监督评审单位开展现场评审工作,并制定告知书,企业负责人现场签字确认;
3.实行双人双岗制,杜绝一人包办,重要事项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集体决定;
4.认真履行审查职责,综合各方意见,提出结论性意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各监管科室
|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发证。放松培训机构监管,对培训全过程该管不管,放任自流,履职不到位;不按规定进行考核,依靠职务之便为考生提供考试便利,放松考核要求,对违反考试纪律行为视而不见;拖延办证。
|
中
|
1.倾听机构意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调整不合理工作方式;
2.严格履行考试机构职责,做好考务工作,把好考核关;
3.考试点提交制证材料后,及时审核材料,并实行双人审证,杜绝在制证环节不认真审核导致出错的现象。
|
综合科、一科、危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