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发改委>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302-0013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10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302-0013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10
关于宣城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10 17:09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12月31日在宣城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宣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宣城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激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饱满热情。一年来,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天气等多重挑战冲击,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坚持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市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1: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年度目标

全年预计

地区生产总值

%

8.5

4.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1

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5

3.1

固定资产投资

%

12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15

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

3.5

进出口总额

%

9

18

实际利用外资

%

6

-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6.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7.5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4.5以上

4.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一)精准施策稳增长,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精准调度,每月对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调度,研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增强政策举措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及时出台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抗疫助企促发展和扎实稳经济等若干举措,全市经济平稳向好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增长4.5%左右。

一是稳投资举措持续发力。深入开展“三比三学三赶超”活动,实施投资“赛马”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分层分级调度,实行即时调度、周调度、月调度。实行“一线工作法”,强化重点项目现场调度,切实推动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总投资125.7亿元的华晟高效异质结全产业链项目、投资78亿元的宁国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2022年,68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0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3位。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9.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67.4亿元。14个项目纳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清单,总投资71.97亿元,签约投放7个项目,金额12.23亿元,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预计,全市固定投资增长1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左右。

二是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举办“皖美消费·乐享宣城”商超、餐饮、图书、家电、汽车、家具促消费和节庆专场促销费活动,带动消费7.8亿元。举办“寻味皖南食尚宣城”美食周活动,拉动消费200万元。打造“北门老街”夜市,推进各大商场夜购模式,刺激“夜经济”发展。组织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复苏行动——“嗨游宣城”系列活动,旅游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超30%。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亿元,增长3.5%左右

三是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发挥“清单+订单”监测、四方会商协作等五项工作机制作用,全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通关、融资、收汇等问题100余个。2022年,全市共有进出口企业770余家,1亿美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72家。汽车零部件、卫浴、羽绒羽毛等四个国家转型升级基地完成进出口12.5亿美元。中国(宣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成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成9610海关监管场所,走通9710业务,跨境电商交易额13亿元,增长78%。组织180余家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展会,与17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全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3.4亿美元,增长18%左右。

(二)不断强化产业链链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和第三产业锻长补短行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工业增长取得新突破。2022年以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0家 预计全年突破2000家,居全省第4位,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建立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163户企业入库。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系列沙龙活动,推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转型发展。落实“4116”行动计划,推动落实《宣城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宣城市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双千双百”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专栏1:2022年工业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

不断提升

7户企业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富凯特材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重点“小巨人”支持企业,12户企业入选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宁国经开区、广德经开区进入全省开发区30强。

◆2021年园区转型升级考核位列全省第7名。

绿色制造

成效显著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45种,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33家。

改造升级

持续推进

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个。

◆新认定8个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个省首批次新材料。

数字经济

持续发展

◆新增5G基站1316

宣城“工业大脑”成功发布iwork OS工业操作系统,实现工业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和运维,已为1220户企业开展数字化免费诊断,入驻企业211户。

5户企业获批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捷圆电子成功入选省级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广德涌诚机械、亮亮电子等企业申报专项资金2073万元宁国战新基地在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考核中获得A档评价,广德电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均居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前列泾县高效节能电机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超额完成投资竣工验收。完善提升各类创新平台,积极组建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中鼎密封件、司尔特、皖南电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1家(中鼎密封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517家,占全省数量的8.7%,企业数居全省第3位。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增速居全省第7位,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46.5%。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居全省第4位,创新潜力居全省第5位,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6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4家,同比增长25.1%,总数突破560家,居全省第8位。全市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9家,同比增长78.1%。支持引导行业骨干企业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6个,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63个。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创成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信农化入选省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全省仅9项)。全市77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新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个,累计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1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17%,居全省第6位。

四是服务业发展持续恢复。全市已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1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家,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专业市场、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业态进一步实现集聚发展态势。2022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4家。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德基地)、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等平台有效运营。广德经开区、博瑞特获批为省级“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试点区域、试点企业)。宛陵科创城与宣城经开区产业深度融合,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即将开园运营。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定埠港申请进入省级物流节点建设培育名单,宣城数字经济产业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长三角(宣城)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中心申请进入省级冷链基地建设培育名单。宁国金津肉业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项目加快建设,长三角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一期暨快递分拣中心建成运营。绩溪、广德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绩溪县全域旅游示范建设获批为“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首批试点。积极融入“大黄山”(皖南)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专栏2:2022年文化旅游领域重点项目

宣州区

◆溪口十八湾旅游综合开发、水东生态农业旅游民宿等项目竣工。

◆东溪河漂流营地文旅综合开发、天竺石林文旅综合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

◆宛林生态园、寒亭康养综合体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郎溪县

◆昔慢乐山民宿、花涧民宿、小土村、牧野川等项目竣工。

◆大佛山养心谷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悠然茶田”度假酒店、南漪湖畔休闲旅游度假区、下吴村酒店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广德市

◆牧春度假村一期、澄德现代庄园、鑫龙湖等项目竣工。

◆圣境仙踪崖壁野奢帐篷营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栖湖居高端生态民宿、牧春度假村二期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宁国市

◆青龙湾宣石博物馆项目竣工。

◆仙霞龙门四季运动旅游、千年龙窑文化传承和发展基地建设、皖南川藏线美丽公路建设、皖南川藏线及港口片区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

◆青龙湾大景区综合配套及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推进前期工作。

 

◆龙头山景区旅游开发、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徽水河畔假日酒店建设等项目竣工。

◆西来第一镇--章渡、安徽省传承国家革命历史记忆示范区、宣城马头野生动物园、崃漫·桃岭等项目开工建设。

◆蔡村大家美术馆、赵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牛岭水库EOD生态环境治理及产业开发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绩溪县

◆全域旅游标识系统一期、若茵高端民宿等项目竣工。

◆“绩溪·糸巷”美食城文旅综合体、云栖山院文创产业园、虎山头徽岭旅游度假区、东部旅游片区基础设施提升、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电子竞技产业园、安徽凤栖湾(上庄·放空地)、徽州味道特色小镇等项目加快建设。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煤炭山度假酒店、东部滑雪度假区、城市客厅(文化艺术中心)、山水城市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旌德县

◆兴隆三山云上梯田双微提升一期、光影田园高端民宿一期(鲍家庄园)等项目竣工。

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兴隆三山云上梯田双微提升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更新——城市融媒体中心基础设施补短板、文化旅游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提升、东黄山(旌德)安卓梅达酒店、国旅文旅体、毬场街(江夏街)传统街区改造等项目推进前期工作。

(三)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开放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坚定不移学“两湖”,强化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着力构建“双圈联动”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共建南京都市圈,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围绕人力资源、教育、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与南京市签订系列合作协议。签署《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框架协议》《南京都市圈产业“集群强链”行动方案》。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取得新突破。皖苏产业合作园区(郎溪经开区)顺利进入国家级培育期,广德经开区国家级培育期考核位次再次前移。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长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长三角(湖州·宣城)产业合作区建设有序推进。“一地六县”合作区宣城区域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4G50宣广高速改扩建加快推进,3.6公里先行段已规模化施工。宁杭高铁二通道沪苏皖浙一市三省签订《合作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框架协议》。宁宣铁路完成可研编制并上报国铁集团,初步通过可研审查。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

二是“双招双引”取得积极成效。预计,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600个,比上年增加47个;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00个,居全省第1位,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际到位资金1100亿元。重新组建上海、江苏、浙江3个市政府驻外招商机构,推进专业化招商。定期举办“宣向未来”企业家沙龙和新落户企业座谈活动,设立50亿元产业链投资引导基金。出台教育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落实产业人才政策“宣八条”,兑现人才补贴4800余万元,新增技能人才3万人。

三是开放平台建设成果显著。中国(宣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首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居全省联动创新区前列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宣城综合保税区起步区一期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完成投资约6亿元。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开工建设,开通运行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到发集装箱达12000标箱,其中出运重箱110余车次近6000标箱,节约物流费用600余万元,降低国内运输段成本1/3以上。郎溪定埠港开通运营安徽省首个县级集装箱航线,开港以来累计吞吐量突破1200万吨。宁国全力推进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建设,公用型保税仓库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以中心城市建设品质提升为抓手,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47亿元,水利建设设施投资30.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432公里,建设美丽公路150公里

专栏3:2022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

◆宣绩铁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7亿元,架设箱梁461孔,贯通隧道48座。

◆宁安高速开展路面施工,半幅路基已贯通;宣广高速改扩建和宣泾高速一期实现规模化施工。

◆宣泾高速二期、泾县至青阳界段高速和安旌高速宁旌段3条高速开工建设。

◆G318宣城段美丽公路、宣州G329孙埠至大汪村改建工程和广德G318山关至郎溪界改建工程开工建设。

◆泾县S208洗马桥至蔡村段等8个省道项目完成年度任务。

◆宁宣杭高速高淳段、宁宣杭高速临安段和溧宁高速溧阳段3条省际高速断头路全部贯通。

◆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开通运营。

◆旌德通用机场开工建设。

水利

◆港口湾水库灌区、牛岭水库和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等工程加快建设。

◆凤凰山水库、万家水库、汤村水库、青弋江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水阳江城区段生态蓄水工程海棠湾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水阳江航道综合开发工程全面建成使用。

能源

◆中煤宣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宣郎联络线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中心城市品质加快提升。2022年宣城市中心城区共实施中心城市大建设项目257个,完成投资约150亿元。

专栏4:2022年中心城市建设成就

城市更新

◆宣城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完成编制。

◆高铁站站前区域综合更新顺利启动,昭亭片区中山路停车场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东部新城启动建设。

市政路网

◆文景路二期、柏枧山路东延等城市道路重点项目如期完工。

◆青弋江大道九标、阳德路东延、九连山路、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基础项目加快推进。

◆状元路、锦城路等25条共26公里老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完成改造。

◆宛溪河二期一标段、泥河连接河综合整治等城市水生态体系建设项目如期建成。

◆南市路、丹桂园支路等城市道路微循环顺利打通。

◆绿锦小康村南侧、水阳江大道与昭亭北路东北角等4个口袋公园完成建设。

安居工程

改造老旧小区120个,完成改造面积56万㎡。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433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530套,建成棚户区改造3270套。

三是市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强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项目、积极为企服务,产城融合步伐加快推进。

专栏5:2022年市区产业发展成就

宣城经开区

◆全年共签约项目75个(含新备案项目),协议引资213.1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5-10亿元项目6个、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项目6个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

18家在统羽绒规上工业企业预计营收、产值分别为32.65亿元、33.12亿元;4家在统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2.09亿元;9家在统限上商贸企业营收6.1亿元。

招引电商服务商、直播电商服务企业等20余家,线上交易规模增长20%。

◆新签约长三角(宣城)电梯维保中心、新能源运维中心、工业互联网智慧运维平台等项目6个。

◆长三角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长三角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一期暨快递分拣中心已建成试运营;二期建设方案已确定,地块完成土地竞拍工作。勤业街、诚信街、宛陵东路等9条道路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

宣城高新区

◆开工重大项目55个,投产29个。预审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5亿元以上项目8个。精细化工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98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89亿元。

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提质提效。宣州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郎溪稳步推进定埠港二期及临港产业园、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社渚先导区建设获批省级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广德宁国再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广德建成全省首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宁国通过国家级创新城市验收,荣获国家火炬宣城宁国耐磨铸件特色产业基地称号,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先进县。泾县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功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皖南川藏线”入选省级旅游风景道,月亮湾水上乐园获评3A级风景区。绩溪深入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旌德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链企业30家、新材料企业39家,基本实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

专栏6:2022年县域重点项目

宣州区

宣城高新区特种管阀产业园(10亿元)、中广核养贤乡10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9.3亿元)、宣城高新区科技创新中心(一期)(5.3亿元)、克琳黛尔智能家居年产100万套淋浴房(5.3亿元)、立讯精密(二期)年产2000万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5.1亿元)、嘉资新材料年产100万平方米碳纸及气体扩散层(3亿元)、晶智新能源年产2GW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2.5亿元)、皖江现代禽业科技城一期(2亿元)等项目竣工。

海洋卫浴智能家居产业园(30亿元)、钜实桥梁钢构年产30万吨钢结构(20.3亿元)、青峰山-枣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开发(19.2亿元)、宣城高新区上元科技产业园(15亿元)、G329孙埠至大汪村段一级公路改建(11亿元)、立讯精密(三期)年产5000万件新能源汽车电控模组(10.1亿元)、长三角一体化苏皖毗邻合作区(7.4亿元)、大唐狸桥镇1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5.3亿元)、金莳智慧小微企业园(5.1亿元)、宣城市高级技工学校校区建设(5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郎溪县

◆普菲特医疗用品(5亿元)、金弘润年产内饰面料1000万米新型面料(5.2亿元)、广润年产6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5亿元)、新涛光电年产8万吨亚克力板材(5亿元)等项目竣工。

◆长三角一体化郎溪经开区锦绣湖片区智能制造科创园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期)(9.5亿元)、华鑫新能源设备零部件(5.2亿元)、国际大酒店(3亿元)、恒信年产10500万米涤纶布(3.5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广德市

◆瑞雕科技年产950台重型高速CNC(2亿元)、东方佳信年产500万平方米高分子卷材(2.6亿元)、固德威年产28万台智能光伏逆变器(2.1亿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亿元)等项目竣工。

◆杰蓝特年产5万吨燃气管道管件(15亿元)、经开区北区生活配套建设(5亿元)、开元五星连锁酒店(5亿元)、机械电子工程学校二期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3.2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宁国市

◆科博尔智能机床生产(5亿元)、备用水源地迁建及水生态体系建设(4亿元)、康顺年产100万套出口家具生产(3.1亿元)、昌坚工业机器人关键精密零部件生产(3亿元)、永电智创城建设(20亿元)、中鼎精工精密智造汽车零部件生产(2.3亿元)等项目竣工

◆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78亿元)、中鼎智能底盘系统制造基地(52亿元)、山虎大型环保破碎成套设备生产(20亿元)、星道新型墙体材料及干粉砂浆生产(15亿元)、仕净环保设备制造基地(10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高旭新材料年产50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技改(5亿元)、龙头山景区旅游开发(5.3亿元)、申华新材料年产60万吨重质碳酸钙(3.6亿元)、旭日管业HDPE波纹管建设(2亿元)等项目竣工。

◆火山湖智能控制设备制造研发中心(30亿元)、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移泾县合作区(一期)(13亿元)、月亮湾景区汪村休闲游乐拓展基地提升(10亿元)、长三角一体化云岭钙基新材料绿色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4.7亿元)、恒隆重工年产3000套数控机床精密零部件及1万吨高端泵阀铸件加工建设(3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绩溪县

◆城乡污水综合处理(5.2亿元)、生态文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45亿元)、萧山精密制造产业园(5.1亿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3亿元)等项目竣工。

◆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4.5亿元)、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亿元)、祥坞育肥场(2.8亿元)、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暨绩溪黑猪国家级保种场建设和开发利用(2.1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旌德县

◆宣城旅游学校搬迁新建(2.3亿元)、第二水源点(1.8亿元)、年60万顶智能安全帽技改(1亿元)、梓山再生建材加工处理设计施工及设备采购安装一体化(0.7亿元)等项目竣工。

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5.3亿元)、旌德通用机场(2.4亿元)、旌盛建筑固废加工与综合利用(1.35亿元)、年产8万吨新能源铝材新材料生产(1.3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五)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30.7万吨、茶叶总产3.78万吨、蔬菜总产59.2万吨。累计收购稻谷35万吨、小麦7.84万吨、油菜籽1.66万吨,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夯实。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1.73万吨,同比增3.7%。能繁母猪保有量2.3万头左右规模养猪场保持在60家以上。预计畜产品总量39.6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禽产品产量预计31.8万吨,同比增长7.4%,长三角最大禽产品供应基地地位进一步夯实。实施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预计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机械化率达82%。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总数达346家。预计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10%左右,居全省前列。新增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0家。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预计,全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达1689人次,营业收入78亿元。

二是农村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注册家庭农场775个,总数达12634个;新增注册合作社51个,总数达3558个。15家农民合作社进入2022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深入推进“两改革一发展”,全市村集体经济强村达296个,占比38%预计实施分红村207个,分红金额2898万元。实施“抱团发展”项目59个,参与村数量405个,年收益2524.24万元。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2022年以来盘活利用967宗,盘活闲置宅基地3.86万平方米、闲置住宅7.95万平方米。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预计58%落实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项目48个,涉及改革面积3.2万亩。完成16.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三是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把“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作为底线,全市目前共有3450371289名脱贫人口、21505280名监测对象,无一人返贫致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全面优化基层网格设置,增强基层网格力量。筑牢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常态化对重点人群开展摸排核查,全市现已纳入监测范围的低收入人口88680人,对摸排发现的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实施临时救助,有效化解各类致贫返贫风险。突出产业带动质效,高标准建设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共计4.12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11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87个。继续发展到户产业,安排衔接资金1714万元,帮助10338户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稳岗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就业总人数达31175人,就近就业21545人。

(六)纵深推进更高起点改革,市场活力加速释放。持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通发展堵点,破除发展瓶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实现市场监管138项审批事项全程网办,1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分类改革。上线企业开办、企业招录员工等83个“最先一公里”应用场景,为4500余市民提供服务7.2万余次。拓展“四电”应用范围,实现高频电子证照与办事材料全关联,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异地代收代办”机制取得新突破,芜宣通办办件500余件,县市区跨区域跨层级办件16万余件。皖事通服务建设持续加强,积极打造“皖事通宣好办”品牌。城市大脑功能不断升级,完成三台一座(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和数字孪生底座)以及35个场景建设。社保卡实现在医疗机构全流程场景应用,交通“一卡通”在市县范围内互联互通。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跨行发放试点。

二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四送一服”“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等活动。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宣城市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2022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6万亩,处置闲置土地6010亩。持续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全市共办理“退、减、免、缓”税64亿元,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22.1亿元降费0.8亿元,惠及企业34.7万户次。简化办税流程,探索实施大企业问题沟通反馈机制、复杂涉税事项协调机制和跨区域协调服务机制,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9万户,同比增长10%,总数突破30万户。持续开展助企融资活动,充分执行“应延尽延,应贷尽贷”政策。深入组织开展“五进”活动,累计走访帮扶18.41万户市场主体,新增贷款360亿元。扎实推进“助企翱翔”上市计划,全市新增境内上市(含过会待注册)2家、新增上市在审1家、新增上市辅导备案3家,直接融资132亿元。拓山重工主板上市。预计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7.91万户,余额452.85亿元,同比增长22.95%,居全省第7位,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

(七)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创建水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厚植宣城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

一是能源结构加快调整。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枢纽工程专项验收;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核准文件,对外衔接道路启动建设,“两洞一路”挂网招标;绩溪家朋、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通过预可研审查;广德、泾县抽水蓄能电站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已按国家规则完成优化调整;各县市区已完成抽水蓄能站址资源普查工作。皖能新能源宣城九连山风电场、中广核宣州养贤二期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阳光新能源养贤乡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宣州、广德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大唐宣州狸桥镇15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宣州朱桥1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取得第一批次并网规模。宁国港口生态产业园生物质热电联产和郎溪理昂三期热电联产等项目已核准。

二是绿色生产节能降耗不断推进。印发《宣城市能耗双控工作七项制度》,统筹推进各领域节能降耗,实施用能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成立宣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快编制《宣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宣城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三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3,优良天数比率92.6%,均居全省第2位。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13个在用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指数排名全省前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统筹开展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163个生态修复废弃矿山94个。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南漪湖流域整治等一批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着力补齐短板,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举措。扎实推动10项暖民心行动,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职业技能提升、拓岗帮扶、创业宣城、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等七大计划。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3000场,提供就业岗位75万个,解决企业用工4.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5.1万人、31.7万人、45.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79%、101.4%、119.92%。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60.93万,参保率104.37%

二是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投入资金13924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8所,新增学位9300个。新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30人,人才引进新任教师117人。“双减”工作取得实效,校内提质和校外减负并行。组织参加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金牌总数位列全省第6位。从严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快速果断规范处置突发疫情。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累计接种224.52万人605.95万剂次,全程接种覆盖率为88.1%。开展乡镇卫生院基层示范中医馆、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三个创建”工作,创成基层示范中医馆15个、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特色村卫生室92个。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工作,县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专栏72022年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就

城市功能

◆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市老年大学、市五小、宣城一二六学校等项目主体结构完成。

公共教育

◆广德市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级自评,通过宣城市级复核。

◆7所学校被认定为合格中职学校,1所中职学校被认定为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

◆合工大宣城校区文理楼、生化楼和电子电气楼建设完成。

◆建设乡村智慧学校26所、城镇智慧学校114所。

医疗卫生

◆确定第二批20“长三角名医工作室”。

3所县级公立医院通过了省卫健委三级医院执业登记准入验收,全市三级医院达到6所。

◆累计发放居民电子健康卡133.78万张,用卡达1473.69万人次。

文化体育

◆全市860个村(社区)实现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皖南花鼓戏大戏《青檀魂》及歌曲《你还在》等入选“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节)目。

◆开展6.10纪念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8.8全民健身日”“九九重阳节”等主题活动;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成功举办广德马术节暨全省第一届马术公开赛

三是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完成民转公幼儿园15所,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7%。2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独立设置标准化的口腔科,2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专职口腔医师。加快“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实现98个城市社区全覆盖,并延伸71个乡镇社区(村)。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2400人,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144人。发放高龄津贴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3057.4万元2632.6万元,分别惠及8.8万2万老年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覆盖率达100%。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57个,服务助餐44.2万人次,投入各类补助资金1793万元。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积极防范水旱灾害和森林火灾风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强化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信访工作保持全省先进。消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专栏8:十大暖民心行动进展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推出落实“53353”系列稳岗拓岗举措,累计开发青年见习岗位3850个、短期见习岗位1558个、公益性岗位2608个、临时性专项岗位1219个;新增技能人才2.77万人。

实施“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2316人次。

◆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建设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257个。

◆实施健康口腔行动,实施局部涂氟项目的儿童比例16.21%、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儿童比例16.35%。

◆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0-3岁普惠托育机构托位数998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300个。

◆实施快乐健身行动,改造或配建249个居住小区、434个行政村的体育健身设施,开展体育培训6.12万人次,全年参加赛事活动人数23.11万人次。

实施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4805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2016个。

◆实施放心家政行动,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2400人,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144人。

◆实施文明菜市行动,完成改造整治城区菜市8个,乡镇菜市15个。

◆实施老有所学行动,全市建成924所老年大学(学校),新增老年人学习人数2.08万人。

在过去一年里,面对持续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市经济实现了较快的恢复和稳步的发展,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受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未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偏慢,与区位资源优势还不匹配;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聚集度不高,现代服务业短板明显;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需持续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对标二十大报告确定的目标,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做到有机统筹、有序衔接,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坚定不移“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加快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聚力“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目标建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如下:

2: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

%

8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1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

固定资产投资

%

11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5

进出口总额

%

12

外商直接投资

%

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4.5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

%

3左右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

2.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认真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链提质增效。坚持优势产业集聚和优质企业引育并重,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千亿产业”,加快光伏、智慧能源产业发展,举办2023中国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加快华晟异质结全产业链、固德威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吉利动力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力争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助推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围绕主机厂配套研发生产,围绕永茂泰和中鼎等龙头企业,打造上下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高端量化产业集聚区,推进鼎瑜智能底盘、华域皮尔博格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二是全力培育企业梯队。突出抓好新投产企业培育,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挖掘后备企业资源,力争上市挂牌企业3家,实现直接融资10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千企升级”计划,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左右。

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完成省定5G基站建设任务,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5G网络深度覆盖。充分发挥宣城工业大脑、SAP创智中心、羚羊平台等功能,完成2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工业典型场景应用,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和示范企业30个,争创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个,打造工业5G应用场景15个

四是推进“双招双引”。聚焦主导产业和制造业项目,精准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全力以赴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宣城经开区和广德、宁国至少各招引1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宣州、郎溪和泾县至少各招引1个50亿级制造业项目,绩溪、旌德至少各招引1个20亿级制造业项目。力争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招引不少于5个,2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2个。常态化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00个,到位省外资金1100亿元,新建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达30%产率达50%举办境外招商活动,优化产业人才政策“宣八条”,力争引进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25个以上

专栏9:2023年工业重大项目

计划开工

◆广德固德威储能逆变器生产21亿元)、宁国时代新能源年产12Gwh磷酸铁锂电池(72亿元)、郎溪同创顶立年产3万吨高端工程机械结构件(10亿元)、璨坤集团绩溪机械智造产业园(10.2亿元)等项目。

加快建设

宣城经开区德龙智能绿色家具建材生产(30亿元)、泾县火山湖智能控制设备制造(30亿元)、宁国中鼎减震智能底盘系统制造(52亿元)、宣州钜实年产30万吨钢结构(20.3亿元)、绩溪富凯高端轴承钢产业化(11.68亿元)、旌德年产10万吨新能源用负极材料热合成(15亿元)等项目。

计划竣工

◆宁国山虎大型环保破碎成套设备生产20亿元)、郎溪鸿泰钢铁技改(10亿元)、宣城经开区华晟光伏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20亿元)、宁国中达汽车工程机械用高端滑动轴承等精密零部件生产(20亿元)等项目。

(二)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争取。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军民融合、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再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做到“项目等机遇”。围绕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综合考虑能耗等影响因素,深入谋划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大项目,积极补链、延链、强链。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将新谋划的铁路、高速公路、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为加快项目实施奠定基础。积极开展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专项债券项目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备选项目申报争取

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市重点项目8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其中:新开工项目400个,竣工项目200个以上,谋划储备项目800个以上。加快85个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中煤宣城电厂三期,确保完成牛岭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加快G50宣广高速改扩建、宣泾高速一期、宣泾高速二期、泾青高速、安旌高速宁旌段、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港口湾水库灌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凤凰山水库、万家水库、汤村水库和青弋江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宁宣高铁、长高高速、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南漪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创新开展“三比三学三赶超”活动,实行投资“赛马”机制,突出抓好“十大工程”建设,组织参加全省2023年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强化开工动员项目调度。全面梳理全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存量资产,汇总筛选出具备盘活条件的项目,采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盘活。积极推进郎溪县定埠港临港产业园申报REITs项目。

三是打造外资利用“强磁场”。全面贯彻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围绕十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招引推动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外资项目落地。持续落实省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开辟审批、土地、金融、出入境等绿色通道。深入研究不同渠道国外优惠贷款重点支持领域和申报条件,开展2023-2025年国外优惠贷款项目谋划和储备。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对外合作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有亮点的重大工程。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一是凝聚协同创新合力。围绕产品创新升级、功能改进、节材替代等,组织实施产品升级改造示范项目,推动产品精品化、服务化、个性化升级。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发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家(个)左右。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成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国家级设计中心创建实现突破。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以上,新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10个以上。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高标准建好用好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同步推进大楼装修与项目遴选、重点项目与协调服务、项目入驻与开园运营,实现“研发在外、转化在宣”,力争入驻项目20个以上,集聚高端人才100以上。高水平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聚焦“2+8”特色产业,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力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300个

三是加快培育科创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创新、创意、创造,聚力科创企业扩量提质增效。开展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0家以上,总数突破700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行动,逐步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优惠等政策“应享尽享”,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四)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一是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效。围绕主导产业,协调推进11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家集聚示范区建设,发挥集聚示范效应。围绕东部新城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冷链仓储、“羽绒+”、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农批市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集聚区,聚力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围绕机动车、电动机检验检测以及先进光伏研究院、SAP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等平台,培育二三产业融合试点。推动洪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长三角农业与健康创新发展示范区壮大现代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农业服务业联动发展试点。

二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开展“品质生活·乐享消费”促进消费活动,释放市场潜力。支持实体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00家以上。高标准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高消费品质。构建中高端、多样化、多层次商贸服务供给体系。培育新型消费,提升网络品牌知名度。加快市本级电商与快递融合发展,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鼓励直播电商在商贸领域多场景应用,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支持泾县、宁国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泾县桃花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郎溪新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泾县云岭旅游区5A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创。积极申创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组织参加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长三角文博会、安徽省动漫大赛等赛事活动。组织申报第八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第十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创新办好第十一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提升“中国文房·诗意宣城”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开展“大黄山”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编制,对核心区项目进行谋划包装,形成招商推介画册。

专栏10:2023年文化旅游类重大项目

计划开工

◆宣州“果色田香”康养、水东古镇EOD、郎溪“悠然茶田”旅游、广德湖居生态高档民宿、宁国港口千年龙窑小镇、宁国龙门滑雪场、真也天境房车营地、泾县赵村乡村旅游综合体、绩溪祥云酒店、徽杭古道景区提升建设、绩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旌德悠然谷生态度假区二期开发等项目。

加快建设

宣城市世纪森林生态旅游建设、郎溪新和旅游度假区、广德溪竹度假山庄、广德太极洞桃园村精品文化民宿、宁国皖南唐古拉旅游廊道提升、泾县云岭红色旅游基地、绩溪糸巷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二期)、旌德宣砚小镇文创中心等项目。

(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合作走深走实

一是加快推动区域合作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落地落实,确保郎溪、广德片区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0个、新开工160个以上。启动实施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社渚)先导区、长三角(湖州·宣城)产业合作区等平台建设。深度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推进宣州—高淳、宁国—安吉、绩溪—临安等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宁淮宣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化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优化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展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方案编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政策。

二是持续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外贸主体培育“三聚焦行动”(聚焦进出口优势产业、聚焦进出口龙头企业、聚焦进出口新主体),全力推动华晟新能源、固德威进出口业务发展,重点开展汽车零部件、羽绒、卫浴等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建立2023年回转挖潜重点企业清单和进出口企业孵化库,着力开展企业回转和培育孵化。加强跨境电商重点项目、企业招引和主体培育,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70家,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5亿元以上。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引进,推动筹建跨境电商示范园区。认定1-2家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成1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三是加快对外开放平台载体建设。高质量推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实施,探索形成一批有宣城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动省级赋权发挥实效,加强与周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联动发展。积极推进宣城综合保税区申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推动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惠及更多进出口企业,力争2023年海铁联运集装箱突破3万标箱。

是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整合以巷口桥物流基地、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综保区、宣州综合码头和空港产业园为一体的综合物流节点,以及郎溪定埠港、广利川码头、广德铁路货场相结合的多式联运。加快宣绩铁路建设,力争宁宣铁路具备开工条件,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池宣铁路、宁临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建成宁安高速加快推进宣泾高速、泾青高速、宁旌高速和宣广、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长高高速宣城段、合杭高速狸桥—新发段。推进芜宣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旌德通用机场建设,完成宁国通用机场改扩建工程。

专栏11:2023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大项目

铁路

◆全力推进宣绩高铁项目(177亿元)加快建设。

◆力争宁宣铁路项目(76亿元)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积极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100亿元)、池宣铁路(45亿元)、宁临城际铁路(75亿元)等项目前期工作。

公路

◆建成宁安高速。

◆全力推进G50宣广高速改扩建(137亿元)、宣泾高速(62亿元)、泾县至青阳界段高速(68亿元)和安旌高速宁旌段(35亿元)加快建设。

加快长高高速(68亿元)、杭高速(114亿元)前期工作

水运

◆启动南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

◆实施月生建材厂码头、郎溪定埠综合码头二期、宣城姚湾散货码头等港口项目。

◆加快谋划水阳江航道提升扩能、汪联河-南漪湖-郎川河航道整治、小菜河航道整治、绿色智能港口、绿色造船园区、绿色集装箱专线等项目。

机场

◆加快芜宣机场改扩建和旌德通用机场建设

完成宁国通用机场改扩建工程

◆推进绩溪、泾县、郎溪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六)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城乡功能品质提升

一是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功能。2023年,计划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238个,完成投资约130亿元。系统谋划城市更新,开展2023年度城市体检。高起点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加快推进高铁站广场片区综合改造,打造“城市客厅”。市五小投入使用,完成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市老年大学项目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陶然新村邻里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青弋江大道九标、阳德路东延等城市道路主干道通车使用。持续推进桂花园路南延、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等城市道路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中央生态绿地二期、宛陵湖品质提升工程、宛溪河景观带二期等项目,持续实施梅溪河、道叉河等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建成“口袋公园”10个以上。

专栏12:2023年城市建设重点内容

城市品质

高铁站广场片区综合改造、市五小、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市老年大学、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青弋江大道九标、阳德路东延、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基础、中央生态绿地二期、宛陵湖品质提升工程、宛溪河景观带二期、梅溪河、道叉河综合整治等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30个。

二是大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谋划建设“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汽车零部件”等3大特色园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首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国务院集中复制推广的前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案例等复制推广。大力支持宣城经开区发展,狠抓招商引资,确保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60个。支持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围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宣州港二期、定埠港二期、定埠港临港产业园建设。加快“羽绒+”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推进羽绒交易中心(筹)建设。

三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宣州区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加快推进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先导的“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积极推动郎溪、广德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宁国争创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泾县聚焦电机泵阀、碳酸钙新材料和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旌德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专栏13:2023年县域重点项目

宣州区

◆大唐狸桥镇1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5.26亿元)、宣城高新区科技创新中心二期(4.7亿元)、阳光新能源养贤乡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4.5亿元)、治宏科技年产20万立方米PC构件(3.25亿元)、日轩汽车年产3万套汽车模具及500万件汽车零部件(2.63亿元)、美盛卫浴年产60万套智能淋浴房配件(2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翔楼新材料精密高碳合金钢带及研发中心(17亿元)、九为新材料年产100万平方米铝合金模板(15亿元)、洛克新材料年产2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生产线(11.17亿元)、美诺华药业年产3760吨原料药及中间体(6.9亿元)、中国卫浴产业长三角区域发展(宣州)园区(5.7亿元)、冷德节能年产16000台套制冷设备(5.1亿元)、合晟新能源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5.1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郎溪县

◆亚磊年产30000吨导轨材料(1.91亿元)、云彩年产600万件(套)中高档床品类家纺产品(3.8亿元)、金弘润年产内饰面料1000万米新型面料(5亿元)、普菲特医疗用品(5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同创顶立机械零部件10亿元)、远景能源一期(14亿元)、铭远年产10套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配置设备(5亿元)、长三角一体化郎溪经开区锦绣湖片区智能制造科创园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期)(9.5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广德市

◆永茂泰铝业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基地(10亿元)、拓山重工年产5万台挖掘机履带总成(10亿元)、科蓝特铝业年产8万吨高档新型工业铝材(7.5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固德威新能源产业园(21亿元)、肯美特年产10万套医疗仪器半导体设备及8000万件零部件(20亿元)、广晟新材料年产20万吨铝基新材料(8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宁国市

◆山虎大型环保破碎成套设备生产(20亿元)、中达年产1.5亿套汽车工程机械用精密零部件(20亿元)、通鼎科技产业园(15亿元)、宏盛年产3500吨机械配件及3万台套工业控制阀门(10亿元)、汪溪智能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8.4亿元)、威格镁年产6万台动力总成系统(8亿元)、合港年产9万m³绿色建筑PC和年产3200个军用及旅游装备(8亿元)、隆威空气弹簧智能制造(6亿元)、大地熊年产5000吨钕铁硼磁性材料(5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112亿元)、国家储备林建设(87.2亿元)、时代12Gwh磷酸铁锂电池(72亿元)、亚新科智造基地20亿元)、S104港口至宁国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13亿元)、中鑫年产5万吨高层建筑重型钢结构生产线(10亿元)、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9亿元)、S465黄土岗至杨家店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6.6亿元)、皖南唐古拉旅游度假区(5.68亿元)、城市水生态环境修复(5.04亿元)、海螺年产30万吨生物质燃料15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华生机电年产2000台高性能冷焊机10万台微型电机1.25亿元)、江南泵阀年产5万台不锈钢智能化化工泵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2亿元)、华宇年产5.5万吨氨基膜塑料及塑料制品生产线(1.2亿元)、中执年产100万平方米铝单板(1.2亿元)月亮湾景区东元皮划艇起点站提升2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柏家生物医疗国际基地(20亿元)、青弋江生态修复工程(6.8亿元)、泾县赵村乡村旅游综合体(5亿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制造产业基地(5.2亿元)、精永联年生产加工三万吨电机配件产业化建设2.2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绩溪县

孟钧好年产600万套5G通讯交换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2.5亿元)、望徽路下穿皖赣铁路及周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1.6亿元)、徽州学校迁建一期(3.6亿元)、福利中心三期(1.02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91亿元)、国家储备林(30亿元)、富凯特材高端轴承钢产业化(11.68亿元)、璨坤集团绩溪机械智造产业园(10.2亿元)、S346荆州至饭甑尖段改建(8.09亿元)、S215绩溪至歙县段郎家溪至仁里段改建(6.4亿元)、城市更新综合提升(6.43亿元)、数字绩溪建设(4亿元)、灵山体育运动公园(3亿元)、城乡一体化天然气管网建设(2.8亿元)、王家源水库(1.8亿元)、吴家山小学新建(1.3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旌德县

◆健康制造产业园(3.02亿元)、产业结构提升一体化建设(1.27亿元)、年产120万平方米室内装修部品件(1.8亿元)、旌盛建筑固废加工与综合利用(1.49亿元)、承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建设(一期)(1.35亿元)等项目计划竣工。

万方日用品年产1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3.93亿元)、38MW分布式光伏发电(2.16亿元)、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孵化器四期)(1.7亿元)、浣溪水库工程(2.64亿元)、天然气气源引入线工程(1.46亿元)、城镇化补短板综合提升(5.3亿元)等项目开工建设。

(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简易注销改革、证照并销改革、歇业备案改革,推动企业开办平台与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持续深化“零距离全程代办服务”,落实落细减免检验检测费等扶持政策,强化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减轻企业负担。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政策措施会审、抽查评估和考核评价等机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聚焦平台经济、公用事业、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探索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动机制。

二是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优化企业诉求办理,抓好为企服务各项工作,切实形成解决“一类问题”有效做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满意率。优化各项工作机制,动态调整“为企服务”平台联系包保企业、项目信息,确保应保尽保。举办“宣向未来”企业家沙龙,定期召开新落户企业座谈会。紧盯企业需求,进一步加快惠企政策兑现。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力争全市开发区亩均工业经营(销售)收入增长15%左右。深化“标准地”改革,确保国家级开发区100%、省级开发区50%的新增工业用地按“标准地”出让。扎实推进全市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继续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省政府委托用地的受理审查审批,依法高效保障市政建设、民生公益、商业、工业、住宅等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做好减税降费工作,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实施铸造企业综合评价,盘活重组铸造产能50万吨以上。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用足用好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银行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深化政银担合作,新增信贷投放300亿元以上。

专栏14: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

市本级

◆安徽生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宣州区

◆安徽申兰华色材有限公司。

郎溪县

◆安徽得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德市

◆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宁国市

◆桑尼泰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创玺铸造有限公司、安徽南方化工泵业有限公司。

绩溪县

◆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旌德县

◆旌德县万方日用品有限公司。

(八)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创建稻油省级指挥田和粮油作物精耕细作示范点,发展优质专用粮210万亩,推行“订单生产”,严格落实“单种、单收、单储、专用”,开展粮油生产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和新技术、新模式、新投入品的试验示范,集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坚持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保障猪肉等畜产品供应量足价稳。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严格耕地保护,统筹推进农业“标准地”和“小田变大田”改革,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6万亩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快249.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工程

二是不断提升乡村产业水平。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以绿色食品产业为抓手,以“五化”工作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支持企业开展良种攻关。力争一产总产值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790亿元,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100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保持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乡村休闲旅游年营业收入达90亿元。

三是持续激发农村改革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抱团发展等模式,力争2023年集体经济强村达40%,股份分红村达33%。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0%。谋划推进土地延包30年试点。扎实做好宅基地审批管理,多路径探索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模式。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通过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各县市自主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

四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改造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1万户左右,完善农村厕所管护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强化“生态美”超市积分制管理。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养殖。常态化实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完成460个左右重点自然村整治任务。科学推进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72个,新申报建设一批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

(九)推动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取得2022年度并网规模的风光发电项目建设,积极申报2023年度并网规模竞配,加快宣州区、广德市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完善风光储一张图,谋划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氢能产业园。推进中煤宣城电厂三期(2×660MW)超超临界项目、泾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谋划江苏金坛-广德天然气管道项目,力争完成核准。推动宣郎天然气管道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绩溪家朋、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核准事宜。泾县、广德抽水蓄能电站完成预可研审查,纳入国家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同步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加快宁国港口生态产业园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郎溪理昂三期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0.9%以上。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8%、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创新“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全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争创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加强能耗总量控制,严把项目审查关,加强能耗监测预警分析。印发实施《宣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宣城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围绕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力争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大力推广节能绿色产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十)聚焦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扩容量。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持续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四进一促”稳就业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深入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建设宣城市智慧人社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攻坚年行动,提供多元化招聘模式,着力解决结构性用工难题。加快推进创业宣城建设,深入打造“创业在宣·城邀你来”创业品牌。加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全市就业稳定。

二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安徽文化云”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质量。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广场舞大赛等活动,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推动景区演艺活动。扎实推进旅游厕所及集散中心、旅游标识牌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健全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托育机构。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推动全市普通高中加强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全面实施中职学校“双优计划”,争创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巩固壮大体育产业。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进应急管理网格化。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持续巩固推进深化综合医改,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市、县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疾控机构改革,增强疾控机构社会化服务功能。

三是着力保障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优化参保结构。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机制,落实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等制度,加大补充工伤保险和职业年金制度推进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强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及助学,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加快推进长三角“一卡通办”。深化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制度建设,强化日常巡查和监管推进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切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消防、退役军人服务和人民防空等工作,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普法等各项事业。

各位代表!抓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