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环保新闻 > 公示公告

《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发布时间:2025-04-23 09:08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34月28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

联系电话:0563-2719447

   址:宣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窗口

 

项目名称: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

建设地点: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单位:广德皖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安徽晋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2025年1月经广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项目代码2408-341822-04-01-540664),项目工程起点为广德开发区调压站,终点为广德开发区三期LNG储气调峰站。本工程新建管道长约4.23km,管径DN400mm,设计压力4.0MPa,储气调峰站内新建6150m3 LNG立式储罐,配套相应公用、辅助及环保工程,项目管线范围1.55km穿越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废水:项目施工应尽量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试压废水经沉淀后重复利用,剩余部分纳管排入广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泥浆经pH调节、沉淀、过滤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及场区洒水降尘,底部泥浆用于加筑堤坝或平整场地。运营期调峰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检修废水、清管废水纳管排入广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废气: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住建部关于建筑工地的“六个百分百”要求,通过采取遮挡、洒水抑尘、控制车速等措施强化施工扬尘治理,落实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期场地废气执行《施工场地颗粒物排放标准》(DB34/4811-2024)。运营期清管废气、检修废气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限值要求,水浴气化器采用低氮燃烧,天然气燃烧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特别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根据《安徽省大气办关于印发安徽省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执行50mg/m3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应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原则,施工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并及时处置清运,无法回用的剩余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后覆土掩埋恢复植被,工程弃渣和弃土全部回填。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暂存于调峰站危险废物暂存库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清管废渣及检修废渣等一般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噪声: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设备,控制作业时间,临近居民点处的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机械,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靠近居民点施工时设置移动声屏障。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调峰站场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区标准,

生态保护:施工过程应加强管理,合理开挖,防止对周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避免水土流失。穿越水体时,应采取围堰,避免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禁止乱砍滥伐、过量采伐等,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等管线周边生态进行恢复。根据《报告书》方案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基本农田、湿地、河流等环境敏感区,落实基本农田及河流水域生态保护措施,及时进行覆土复耕,恢复土地利用类型。

环境风险:在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全面落实天然气管道及附属建筑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和物资,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风险防控工作纳入项目建设“三同时”管理。

 

有关部门意见:广德市发改委项目备案等。

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2025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