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宣城市首批政府储备库排污权出让成功签约,总成交金额205万元,标志着宣城市在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次交易按照污染物类型分为4个标的,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经制定进场交易方案、发布公告、报名审核等程序,3月12日,4个标的顺利完成现场开标。最终,郎溪县达明热力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成功竞得相应排污权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21.903吨、氨氮2.669吨、二氧化硫22.042吨、氮氧化物55.509吨。
自2024年安徽省全域推进排污权交易以来,宣城市紧紧围绕环境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改革有效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成立宣城市排污权交易和储备管理中心,开展全市二级市场富余排污权核算,探索增加VOCs污染物排污权在长三角跨省交易等,成功获得安徽全域推进排污权交易“第一单”,成交总额20760元。
为持续扩大排污权市场供应量和交易量,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宣城市还制定《宣城市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管理办法》,从市、县(区)自上而下形成改革合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排污权许可确权、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监测监管等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同时,积极摸排核定全市减排项目减排量,科学认定一批有意向、可转让的富余排污权,对政府储备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建立二级市场储备库,企业一旦有转让意向,随即进入交易程序,减少中间重复审核环节,提高交易时效。2024年全市审核自主减排项目9个,二氧化硫富余排污权141.03吨、氮氧化物452.32吨、化学需氧量8.55吨、氨氮0.75吨,以充足要素保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二级市场交易14笔,交易总金额达685万元,取得了安徽全域推进排污权交易“第一笔交易”“交易数量第一”“单笔交易额第一”和“交易总金额第一”全省“四个第一”的优异成绩。
“今后,我们将在持续稳步推进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摸排全市二级市场富余可交易排污权,主动靠前服务项目落地,积极活跃、科学调控二级市场交易,全力营造企业主动减排增效的良好氛围,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负责人周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