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宣城市紧盯年度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锚定“颜值”,打好蓝天保卫战。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桌面推演,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落实日常面源常态化巡查,加强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钢铁、水泥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排查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企业,推动原辅材料完成源头替代。2024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全面达标,PM2.5平均浓度29.8微克/立方米,保持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90.2%,稳居全省第2,重污染天数0天。
聚焦“同治”,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管理、监测、执法协同推进,精准对殷桥、南漪湖、管家渡等重点断面水质攻坚。建立南漪湖流域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出台综合管理工作要点,持续改善南漪湖水质质量。推进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管理、污水直排入河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目前,我市30个地表水国控、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实现双百,14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质指数3.6011,排名全省第4,变化率-3.96%,排名全省第3,扭转了近年来水质指数连续上升的不利趋势。
发力“提质”,打好净土保卫战。印发《宣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全市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企业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进行摸排,开展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全市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监管清单。已建成第一批“无废细胞”71个,“十四五”期间,2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完成40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美丽宣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