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级动态

亩均论英雄、节地更高产
安徽宁国:“机器换人”促亩均效益提升

作者:程棋奎 发布时间:2024-09-11 17:40 信息来源: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安徽省宁国市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及若干政策》,以“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不仅驱使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跃上新台阶,更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呈现了显著的节地效果。宁国“机器换人”经验做法入选安徽省“提高亩均效益十二法”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应用。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安徽省宁国市经开区河沥工业园区的桑尼泰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幅现代工业画卷缓缓展开。这里,高耸的厂房、整洁的生产线以及忙碌的机器人共同构成了一幅智能制造的生动图景。作为宁国市‘机器换人’的先行者,桑尼泰克正以其生动的实践成果引领着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桑尼泰克公司全景图

近年来,桑尼泰克多次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已形成以机器人冲压生产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为主体的自动化、智能化工作平台。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毛利率达到19.84%,亩均税收超过40万元,成功入选宁国市2023年度“亩均英雄榜”,并被认定为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机器换人’这个金点子让我们受益匪浅。”陪同采访的该公司高管沈德贤表示,引入机器人后,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也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原来准备买地扩大厂房的钱也省了出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空间。

时间回溯到2018年,沈德贤所提及的“购地扩厂”一事,正值晨光精工(桑尼泰克前身)发展的关键时刻,急需20亩左右的土地扩大再生产,但是周边无地可供,较远的地块又无法和老厂生产线配套,是整体搬迁还是就地技改?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宁国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牵头调研后认为,该企业厂房布局不尽合理,边角地多,有升级改造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规划调整,工业上楼,就能放下新生产线。

说干就干,新的多层厂房建成后,晨光精工从瑞典引进了13台机器人,布局自动化生产线,上马新能源汽车高端底盘生产项目,成功推动土地存量转化成经济增量。

“通过‘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亩均效益比过去提高一倍多。”沈德贤表示,他们已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检测线36条,到2027年将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机器人正在作业

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作为山区小县(市)的宁国,走出了一条有着自己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之路。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宁国市通过建立“亩均论英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提高亩均、人均产出,向用地少、能耗低、技术高、产出多的方向转型升级,共同推动了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宁国市经开区南山工业园区,A股上市企业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台台精密的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它们或抓取物料、或进行精密加工、或进行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技感与智能化。通过‘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升级,中鼎股份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提升,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排行榜10强之一的中鼎公司,近年来,已全面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操作自动化、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决策科学化”转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达23.46亿(美元),为宁国市财政贡献8.2亿元,亩均财政贡献达53.7万元。


中鼎公司自动化生产线

宁国市坚持“亩均论英雄”的集约发展理念,以“机器换人”为引领,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中鼎密封件、裕华电器等企业5G场景应用设施建设,83家企业完成了数字化诊断,建成智能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23个;73家企业引入工业机器人370台(套),实现“机器换人”和生产线智能化转型。在2023年度全省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中,宁国市规上企业亩均销售收入达298.69万元,同比增长11%;亩均税收17.16万元,同比增长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