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的环境真不错”已成为客商之间聊天的高频话语。白天,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晚间,走在卢湖大道上,柔和的风儿轻拂着面庞,花草的清香淡淡地沁入心扉,耳边时不时传来蝉鸣鸟叫的声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入驻广德,他们在关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见证着广德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德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59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下降幅度居全省首位,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全市纳入考核的7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100%,其中无量溪河狮子口国控断面水质均值为三类水,国控东村桥、梨园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水,均达到考核目标,水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巩固。
如果说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客商的“软实力”,那么优秀的营商环境则是留住客商的“硬实力”。为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广德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创新工作举措,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着力在助企纾困、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协同推进全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环评审批,便利项目落地投产。对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做到环评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实时掌握项目动态,指导项目前期选址、了解工艺路线、协助开展环评编制、协调污染物总量来源等重难点问题;对不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30类建设项目环评手续实施阶段性豁免;将涉及的环境影响总体可控、社会事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畜牧业等建设项目不再对环评文件进行实质性审查,改为加强环评事后监管服务,做到企业承诺守法即批准环评手续,最大限度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二是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免除部分企业现场执法检查。将民生保障密切相关、吸纳就业能力强、环境管理规范的26类企业列入环境执法正面清单,非紧急情况不派员开展现场执法检查;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充分利用智慧环保平台,运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环保重点管理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及时提醒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从以往的“撒网式执法”向精准执法转变,最大程度减少对守法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三是实施“轻微免罚”,放大“暖企”效应。坚持为企办实事解难题,全面推行容错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持续完善“免罚清单”机制体系。2021年起,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司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生命力,推动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相得益彰,关键点在于要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营商环境建设始终。下一步,广德将在全力构建营商“软实力”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营商“硬举措”,推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双翼齐飞,持续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一审:陈洋 二审:朱志鹏 三审:陈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