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环保新闻 > 环境要闻

4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剑指哪些问题,沿江11省市“观后”行动如何?

发布时间:2022-03-21 09:06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APP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1年12月23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播放了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以下简称“警示片”)。这也是生态环境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4次组成联合调查组制作警示片。

据公开报道,和前三次(2018年12月14日、2019年11月12日、2020年12月1日)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一样,播放完警示片后,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负责同志均就警示片反映的问题作了发言。在2018年和2019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

一问:11省市有什么行动?

看完2021年警示片之后,沿江不少省市已于近期纷纷采取行动,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近期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以及湘潭市、株洲市、邵阳市、益阳市、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永州市、郴州市、湘西州等地均组织集中观看警示片,其中一些地方的“一把手”还实地督导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情况。

在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一周后,2021年12月30日,江苏省也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深入整改警示片披露问题。随后,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南通市、盐城市、常州市、苏州市等地也先后研究警示片披露相关问题整改等工作。

除此之外,浙江省,上海市普陀区,江西省萍乡市、抚州市,安徽省贵池区等均组织召开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专题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安徽省、贵州省也均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要求推进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

二问:警示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2022年1月24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生态环境部紧盯长江警示片问题整改,截至目前披露的48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7个。

4部警示片所披露的沿线11省市的问题并未完全向社会公布。目前,湖南省已公布2021年警示片披露湖南省存在15个问题,主要涉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直排、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生活污水直排、违规开矿及生态破坏等。

此外,湖南省还公布了2018至2020年3部警示片共披露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56个。截至目前,除3个整改时限为2022年的生活污水管网问题外,其余53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不过,绝大多数省市均不同程度提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船舶污染、企业非法排污、填海造地、非法捕捞等情况。

在数量方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布2018至2020年警示片披露湖北省存在的问题分别为18个、19个和13个。在2018年和2019年警示片披露的问题中,上海市分别为3个和6个,江苏省分别为17个和11个,四川省的分别为12个和21个,云南省分别为13个和16个。

各省市对2018年至2020年的3部警示片问题整改情况公示,可以看到上海市存在“嘉定区界泾、西沙江、沙河等水体明显返黑返臭,南翔古镇景区部分餐饮企业渗沥残液直排雨水沟”等问题。江苏省涉及“徐州经开区不老河沿岸部分排口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严重超标,不老河沦为黑臭河、垃圾河”等问题。浙江省涉及“台州市、丽水市为获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而毁林开垦”“金华磐安县为获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而毁林开垦”等问题。云南省有“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阳红星放马坪货场露天违规堆存大量黑灰色废渣”等问题。江西省存在“吉安市新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旁大量黑臭生活污水直排赣江,在赣江江面形成明显污染带,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

三问:问题整改不到位会怎么办?

在警示片披露问题的同时,11省市也会收到国家长江办移交的问题清单。

如前三次,不少省市会收到《关于做好2018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63个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函》(中环督察函〔2019〕116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移交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清单的函》(函〔2019〕49号)和《关于移交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清单的函》(函〔2020〕91号)。

各省市会对警示片新披露问题逐个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工作目标、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时限要求,尽快报送整改方案,全力以赴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当然,若出现整改不力的情况也会面临被约谈的情况。

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约谈安徽省池州、江西省上饶、湖北省孝感、湖南省衡阳、重庆市南川和四川省遂宁等六市(区)政府,指出上述六市(区)在2020年警示片披露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改任务推进滞后、环境监管不严不实等问题。要求六市(区)党委、政府要认真分析问题成因,制定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的整改方案,拉条挂账、办结销号。

警示片是对长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一次“体检”,目的还是查问题、找病根、寻病源,决不能让问题“死灰复燃”“反弹回潮”,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此外,不少省市,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四川省等也拍摄本省的生态环境警示片。通过警示片,一批工业园区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煤矿矿涌水污染、废弃(石煤)矿山遗留污染、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生活污水直排等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