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网站首页 > 环保专题 > 市生态环境局民生工程(历史)

宣城市建立五大机制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发布时间:2021-11-01 15:58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水科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1年1-9月,我16个国控断面、17个监测点位水质优良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1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全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市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强化督查通报,细化问题整改,建立五大机制,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一是建立预警防控机制。利用无人机、高分遥感技术进行污染物溯源,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同排查。对南漪湖等重点河湖断面加强预警,建设南漪湖地区水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增设5个预警自动监测站点,适时监控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状况。1-9月,南漪湖断面水质优良且持续向好,总磷浓度较上年同期下降50%。

二是开展定期会商机制。充分发挥水领办统筹抓总作用,组织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定期会商,利用“河长制”、网格化监管等方式,加密督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跟踪督促问题整改。 

三是强化部门联控机制。建立水质联合防控工作机制,水利、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联动、密切沟通,科学调度马山埠节制闸,采取拦洪及分洪措施,既保障蓄水量,又加大湖区水体交换量,极大改善水生态环境。

四是建立通报倒逼机制。实行每月督查、每月通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以市环委办或水领办的名义通报至县市区党委、政府,以硬措施倒逼问题整改到位。

五是做好评估修复机制。充分借鉴太湖、滇池、巢湖等治理经验,开展流域污染溯源调查及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调查评估,从规划引领、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完善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青山就是美丽,绿水就是幸福。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守护好宣城一方碧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