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环保新闻 > 环境要闻

长江经济带如何打造成绿色低碳产业带?

作者:肖文海 王强垒 发布时间:2024-02-20 08:06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升级发展成效明显,但仍面临协调机制不健全、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共商共治和协同融通,串点成线、由线成片地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带,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增长新引擎。

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沿江区域生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要继续加强联防共保,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水平。要加强长江经济带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形成统一的能源碳排放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深化环保产业跨区域上下游对接融合,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从管控地区向其他地区无序转移和泄漏污染物。加强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根据上中下游资源环境和劳动、资本禀赋的不同特点,形成符合各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左右岸、上下游、水生态、水资源,促进跨界水体共保联治、重要生态廊道保护修复系统治理。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飞地园区共建、生态产业转移、对口帮扶合作等途径,支持中上游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绿色生态文章。加速“以竹代塑”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推动炼油工业减量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建立联合环保督查和环境司法审判机制,保障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产业一体化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科技创新是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的强力引擎。互联网时代,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革命强势渗透,促进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迁。长江经济带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基础,积极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具备良好的条件和优势。要深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在长江中游谋划G30科创走廊,推动绿色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沿江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促进科技、产业、人才、金融、政策链跨区域优化配置和深度协同融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制造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建立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和对口帮扶机制,产业结构较优的城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制造补链延链上高端;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加快从创新策源地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技术供需对接的科创云平台,不断丰富绿色化、数字化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探索科技券互认、研发飞地共建、实验设施共享等跨区域合作机制,协同绿色化、数字化技术转型,促进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从传统产业供应链向绿色智能供应链转型。

推进高水平绿色开放。长江经济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经济区域,又是“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带。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应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消除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和市场壁垒,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品销售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充分发挥龙头城市和都市圈开放的带动作用,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强化沿江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西部“向海开放”的新战略支点,加快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国内国际双向开放程度更高、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更强的新格局。构建跨长江11省(直辖市)之间的高层次协商议事机制,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畅通流动,共同打造光伏、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1小时产业链、3小时产业圈,共同建设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建设区域性绿色电力市场,推进上中下游能源电力跨省互济共享,联动发展源网荷储新型电力体系,促进风、光、水、火、氢多能互补和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促进沿江“一带一路”倡议支点联动,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的需求,持续深化与沿线国家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推动“边境后”规则,如鼓励企业加大对CCER自愿交易、绿色证书和其他绿色要素的购买,建立健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碳足迹管理标准、标识、认证体系,打破欧美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碳交易平台,拓宽资源环境交易空间,在龙头枢纽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碳金融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